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唐代至德丙申年款的“大圣遗音”琴,为国家一级文物,也是保存至今最完整、最优美的唐琴。但它竟曾被定为“破琴一张”,漠然置之多年,是文物鉴定家、琴人王世襄慧眼识宝,改变了它的命运。
末代皇帝溥仪被驱逐出宫之后,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入宫清点文物。在清点皇家最大的文物库房南库时,在墙角看到一张破败不堪的旧琴,琴面灰白,宛如漆皮脱尽,岳山也已残损,遂定为“破琴一张”,编为“鲲字一○七号”,载入点查报告及后来的文物点查清册之中。琴仍留在原地,抗战期间的文物南迁轮不到它,二十多年间也没有人对它产生任何兴趣。
王世襄
一九四七年,主持故宫古物馆工作的王世襄看到这张“破琴”,发现它与锡宝臣旧藏的“大圣遗音”琴完全一样,知为中唐珍品,立即移藏于延禧宫珍品文物库,并给它配上了青玉轸足。两年后又征得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的同意,请来管平湖为之修理。
原来,南库虽是皇家聚珍之地,也不免年久失修之厄。雨天屋漏,泥水经琴淌下,年复一年,在琴面竟凝结了一层泥浆水锈,看去全是漆皮脱尽之状。管平湖历经数十日,终于在丝毫不损琴体的前提下,将这层泥浆水锈磨退干净,露出了完好的金徽与面漆。这也是当初制琴之时鹿角灰漆胎较厚,才坚固耐久,能经受长期水沤。管平湖再为琴重新装佩了紫檀岳山与承露,让这件希世之宝重新焕发了神采。(郑珉中《古琴辨伪琐谈》、《漫谈〈中国古琴珍萃〉中的唐琴》)
▼
王世襄(1914—2009),号畅安。祖籍福建,生于北京。一九四六年出任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平津区助理代表。次年起,先后任职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、中国音乐研究所、文物博物馆研究所、文化部文物局等文物单位。研究范围极广,尤精于工艺美术史及明式家具、古代漆器。著有《髹饰录解说》等。
说明:部分文章转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网转载出于传播古琴文化和分享琴学之目的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