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琴曲欣赏《宋玉悲秋》高欲生:负才放志,不协于时,感秋气而有悲哉

小编七弦(ID:luqixian007)
2017-09-16
来源:

▲ 古琴演奏:高欲生


《宋玉悲秋》一名见于琴谱,以《西麓堂琴统》为最早,其后则《澄鉴堂琴谱》,二曲迥异。考《澄鉴堂琴谱-宋玉悲秋》,与《古音正宗》名《悲秋》、又曰《秋闺》者,大略相似。此曲至《松风阁琴谱》亦录作《悲秋》,而注明“郑正叔谱”,谓郑氏“伤周道之日夷……寄言于秋怨”,则又似与所谓《秋闺》者同声而异志了。其后《澄鉴堂》、《研露楼》、《自远堂》诸书,所延续实皆《悲秋》一曲,而以《宋玉悲秋》名之,与《西麓堂》本不侔。故《西麓堂琴统-宋玉悲秋》约为孤本。


宋.成玉磵《琴论》云:“今人所制,如《江上闻角》、《沙塞晚晴》、《宋玉悲秋》、《蓬莱春晚》,闻其声则验非古也”。可知此曲或为宋人所作。


题解与曲意


《西麓堂琴统》题解云:“楚宋玉负才放志,不协于时,感秋气而有悲哉之叹。后人因被之于徽轸。”


《襄阳耆旧记》载玉“识音而善文”,襄王“既美其才”,又“憎之似屈原”,而有“子盍从俗”之责,可为“负才放志,不协于时”之注。感秋而悲,固出于《九辨》。

 

王逸序云:“闵惜其师忠而放逐”,而诗中有“贫士失职”之句,屈原为楚贵族,宋玉则“楚之鄢人(《襄阳耆旧记》)”耳,贫士恐是玉之自况。诗意也是因“事楚襄王而不见察(刘向《新序》)”而自悯罢。





又一层。楚自庄王称霸,及威王而成“地方五千里,带甲百万,车千乘,骑万匹,粟支十年(《战国策》)”之雄邦。到宋玉之时不过数十年,因怀王庸懦、襄王昏乱,丧师割地,由盛变衰,亦如秋气摧残,草木凋落之状。《九辨》“收恢台之孟夏兮,然欿傺而沉臧”之辞,即寓炎夏已逝,秋意凄清,四时代谢,而国运衰微之意。


以失职之士,遭于失时之国,而感于清高寥廓、萧瑟憭栗之秋气,宜乎自哀哀时,悲从中来。




北宋经变法不成,国势转颓,外则诸夷窥夏,内则四贼专权,衰征既昭,乱阶已成。更兼新旧党争,志士名臣,失职远放者众。成玉磵既云《宋玉悲秋》为“今人所制”,那“被之于徽轸”者,与宋玉或有同悲了



高欲生,日本名是武井欲生(たけいゆき),旅日古琴家。1963年出生于中国广州,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,中国广东岭南派古琴研究会会员,中国古琴会会员,东京“聴风琴社”会长。


  自1976年受教于谢导秀、李祥霆和龚一等琴家,曾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习,1986年本科毕业于广东省星海音乐学院古琴演奏专业。1989年来日学习生田流筝。1995年以来至今,在日本和中国多地举行数次古琴演出。与源氏物语研究者,东海大学的川岛绢江教授合著《源氏絵における琴(きん)と和琴の絵画表现の研究》一文关于“源氏物语”中古琴的研究。曾获全国古琴大赛铜奖。2010年参加东京国立博物馆(平成馆)特别展“诞生!中国文明”记念公演。

  2016年第4次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活动以日本代表出演。




写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