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曲《沉思的旋律》奈何风吹雨还来,丝丝涓雨揽入怀

luqixian007
2018-05-01
来源:


▲古琴演奏:成公亮


窗外黄灯几盏

彻夜无眠

坐在桌前

睡意朦胧,倾颅倚手

面前的清茶飘香四溢


睁着双眼

出神的望着

记忆中的画面一一闪过

情绪万千


眼睛传来了酸涩的感觉

你蛮不情愿的眨了眨

却已然发现

风随冬去,雨随春来


悠悠长叹中只有缅怀

那无法描述的情怀


本有青山沉思愿,抚琴唱得大雁还

奈何风吹雨还来,丝丝涓雨揽入怀


《沉思的旋律》体现的状态:通常在有声无韵的泛音段落之中表达的比较明显和完整。琴曲旋律大都退隐于音韵的繁复变化的背后,退隐于散、按、泛不同音色的组合之中,旋律线的表达用不同的音色或者高低八度生动地表达出来。在琴曲乐音呈现的过程中,“声”和之后的“韵”(手走音)随着时值的延长很快变弱,甚至弱到被手指和琴弦琴面的摩擦声所掩盖;开始的声、韵和之后延续的韵音量量大小相差数倍甚至数十倍之多。

旋律的抒情功能,亦即它亲切的人情味的表达、激情的表达,是其他音乐构成要素所不及的。在演绎传统琴曲时,我并不固守上一代琴家那种理性的、约束自我的弹法,而在或温润柔美或炽烈激情的弹奏中抒发内心的情感。因而,我的弹奏在追求音韵细微变化的同时,又追求琴乐旋律的表达,力求显现传统情绪原本存在的旋律美感。(成公亮琴曲《沉思的旋律》题解)。



| 艺术家简介 |


成公亮(1940年-2015年7月8日),古琴演奏家。一九六零年,二十岁的成公亮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属中学的古琴专业,五年后,毕业于该学院民族音乐理论作曲系。


他有着圆润的格调和丰富的色彩,有着深沉的体验和镇定的冥想。他带着无限的感伤,但又不失天真的心境和平淡的微笑,这一切如果写成音乐的话,"秋籁"二字是最理想的曲名。 成公亮就是秋籁。


写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