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青山-古代名家 |
介绍 他的琴学和严澄同一渊源,也是来自陈爱桐。他曾向爱桐的儿子陈垦源学《关睢》、《阳春》, 又向爱桐的人室弟子张渭川学《雉朝飞》、《潇湘水云》。徐青山和严澄既是琴友又是师兄弟,但他们的演奏风格却不尽相同。徐青山并不反对快速的曲目,从而丰富并发展了虞山派的琴风。清代初年的胡询龙,在《诚一堂琴谱》的序言中,总结了他俩人对虞山派琴学的贡献:"严天池先生兴于虞山,创为古调,一洗积习,集古今名谱而删定之。取其古淡清雅之音,去其纤靡繁促之响。其于琴学最为近古,今海内所传'熟操'者也。青山踵武其后,稍为变通。以调之有徐者必有疾,犹夫天地之有阴阳,四时之有寒暑也。因损益之,入以《雉朝飞》、《乌夜啼》、《潇湘水云》等曲,于是徐疾咸备,今古并宜。天池作之于前,青山述立于后,此二公者,可谓能集大成,而抉其精英者也。" 关于徐青山的演奏水准,有过这么一段故事:他特别擅长弹奏当时流行的《汉宫秋》,京师掌管礼乐的陆符来江南,听到他的演奏之后大为惊异,认为远比京师的演奏高明。就问他:"你愿意上北京去吗?"徐说:"我是武举出身,有一身武艺,正是报效国家的机会。"陆摇头说:"你不在武职,用不着你的武艺。"并告诉他:崇祯皇帝会弹三十多曲,都是蜀人杨正经的传授。他特别喜欢的《汉宫秋》,却远不如你的演奏。我打算向主管琴事的太监琴张推荐你,以便纠正他们的谬误。但是第二年明朝灭亡,徐青山并没有能够去京师(陆符:《青山琴谱序》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