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山居吟》题解 《神奇秘谱》: 臞仙曰,是曲者,宋毛敏仲翁所作。其趣也,巢云松於丘壑之士,澹然与世两忘,不牵尘网,乃以大山为屏,清流为带,天地为之庐,草木为之衣,枕流漱石,徜徉其间。至若山月江风之趣,鸟啼花落之音,此皆取之无尽,用之无竭者也。所谓乐夫天命者,有以也夫。又对甘老泉石之心,尤得之矣。 《浙音释字琴谱》: 希仙曰:是吟也,毛公仲翁所作。按祖王谱,其曲之趣,诚巢虚於丘壑之士,澹然与世两忘,不牵尘网,乃以泰山为屏,清流为带,天地为之庐,草木为之衣,枕流漱石,徜徉其间。至若山月江风之趣,鸟啼花落之音,此皆取之无禁,用之无竭者也。所谓乐夫天命者,有以也。噫!其得乐泉石之心,有余趣矣。 《太音补遗》: 山樵所居,薪所产也。 《重修真传》: 与神奇秘谱同。 《藏春坞琴谱》: 与神奇秘谱同。 《杨抡太古遗音》: 与神奇秘谱同。 《乐仙琴谱》: 按斯曲乃宋毛敏仲,因见山居趣味澹然,与世两忘,至若山月江风之趣,鸟啼花落之音,此皆取之无禁,用之而不竭者也。鼓是曲者,当知乐夫天命矣。 《琴苑心传全编》: 按斯曲乃宋毛敏仲,其趣也,巢雪松於丘壑之上;振襟衣於千仞之罔,澹然与世两忘,不牵尘网,所谓乐夫天命者,有是夫。 《五知斋琴谱》: 毛子所作也。与世两忘,弗牵尘网,大山为屏,清流为带,天地为庐,草木为衣,枕流漱石,徜徉其间。真乃乐天安命者也。音高洁,放荡中流之意。高弦下指,必要老干冲足为妙。 《蕉庵琴谱》: 与前谱同。 《枯木禅琴谱》: 宋毛敏仲所作。音韵苍劲,曲调高古。必须始终跌弹,老干冲足,方得其旨。勿以曲小平弹而忽之也。 《醒心琴谱》: 南宋毛敏仲所作。其曲写巢云松于丘壑之士,澹然与世两忘,不牵世网。乃以大山为屏,清流为带,天地为之庐,草木为之衣,枕流漱石,徜徉其间。至若山月江风之趣,乌啼花落之音,此皆取之无尽,用之无竭也。得泉石之心。乐夫天命也。其曲调高古,趣味澹然。其曲短小,而其意深远矣。 《山居吟》后记 《诚一堂琴谱》: 曲短音洪,有啸道动他章之意,鼓者不可忽之。 《五知斋琴谱》: 曲小音大,跌宕起手,一段至三段似跌非跌,苍古恬静,起伏恬逸,大有意味。习琴之家,有不学者哉? 《治心斋琴学练要》: 陵谷变幻,肥遁甘心,毛敏仲之所以作是操也,松壑作伴,风月可人,乐乎天命复奚疑? 《天闻阁琴谱》: 毛子所作也,与世相违,弗牵尘网,太山为屏,清流为带,天地为庐,草木为衣,枕流漱石,徜徉其间,真乃乐天安命者也。音高而洁,有放荡中流之意。高弦下指,必要老干冲足为妙。 《琴学初津》: 是操,毛子所作。与世相违,弗牵尘俗,天地为庐,太山为屏,草木为衣,清流为带,松花为食,枕流漱石,徜徉其间,真乃乐天安命,音高而洁,有放荡中流之意。抚弦下指,必取老干冲足为妙(录五知斋)。高古从容,不随世好。良士识。 《醒心琴谱》: 此曲虽小,然苍古静逸,高洁淡远。松壑作伴,风月可人,有放荡中流之意。入调跌宕,必要取音中正饱满,从容冲澹,可得其风骨也。 《山居吟》小标题 《浙音释字琴谱》: 一、伴泉石;二、庐天地;三、卧烟霞;四、友风月。 《重修真传》: 与前谱同。 《治心斋琴学练要》: 一、庐天地;二、卧烟霞;三、伴泉石;四、友清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