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家发售《云林樵歌》古琴专辑 陈逸墨 正版包邮
独家发售《云林樵歌》古琴专辑 陈逸墨 正版包邮
收藏
独家发售《云林樵歌》古琴专辑 陈逸墨 正版包邮
收藏
¥98.00 ¥120.00
档案中心·官方备案
正品保证
精选
快速发货
  • 产品详情
  • 产品参数
  • 产品评论

陈逸墨 (1).jpg





2_副本.png

演奏用琴:纪侯钟



11_副本.png

云林樵歌·传世名琴唐琴“纪侯钟”


《云林樵歌》古琴专辑,曲目多为书画家、古琴演奏家陈逸墨先生多年前山居生活期间所习并定谱的琴曲,故名。为陈逸墨先生首次演奏结集出版的古琴音乐专辑,演奏用琴为传世名琴唐琴“纪侯钟”,于香港KLSSTUDIO录音室录音,由日本SMS制作母盘,上海新索音乐有限公司制作的蓝光CD光盘。其中,随盘书中,有详细介绍唐琴“纪侯钟”的图片及文字资料,另外还有陈逸墨先生创作的大量书画作品及文字解读、琴曲介绍及习琴笔记,是融琴、书、画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展示。此专辑是“传世清音”系列之“名琴篇”,为“十二五”国家重点音像电子出版物项目。由扬州古籍线装文化有限公司印制,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发行。


陈逸墨 (6).jpg


曲目简介


高山

碧涧流泉

樵歌

平沙落雁

梅花三弄

欸乃

鸥鹭忘机

渔歌




吴悦石_副本.png


陈逸墨精于书画,善于鼓琴,颐和而敦敏,翰墨有自性。张驰之度从容,理趣之用淡然,移之于琴则生发不已。指上书卷之气合于琴声之中,悠悠然如天籁,余韵绵长,夺情索魄。于诸琴家中以书画立身,以诗文入琴,别树一帜。此则琴界之幸事,艺林之美谈也!逸墨尚在青壮之年,来日方长,更上层楼,愿刮目以待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戊戌大雪节悦石



22.png


23.png



5.png


《云林樵歌》后记

陈逸墨

我一直以为,作为一个书画专业而爱好古琴文化的人,此生有琴缘,平日以弹琴为乐,颐养性情,能弹几首心怡的曲子,已是足够幸运。天性所好,闲时能抚琴一曲,七弦清音,山水阔达,别无奢望。


也曾经想过,等自己和艺术更成熟一些,也就是“人琴俱老”的时候,可能会把经常弹奏的琴曲录制下来作为纪念。


并没有刻意去做这件事,所以这次录制这张音乐专辑,实属机缘,出于计划之外。


起因是2018年7月中旬,我有事赴香港,特别拜访了相识十余年的唐健垣先生。在唐府览唐先生的万卷藏书,聆唐先生讲商代甲骨,品唐先生所藏珍稀老茶,赏唐先生柜中的明代紫砂,弹唐先生案上数张唐宋名琴,此聚,自是人生难得乐事。

茶余,唐先生特意把密藏的稀世珍宝唐琴“纪侯钟”拿了出来,早慕“纪侯钟”大名,上手触弦,果然名不虚传,真可谓“九德”齐聚,久抚之不忍释弦。得遇传世名琴,遇自古皆为难得之幸事,此时,突然有个奢想,遂有以此琴录制妙音的想法。




陈逸墨 (2).jpg


因“纪侯钟”历经千年,如今已是古琴中的耄耋老人,珍贵异常。唐先生一向作为心爱之宝密不示人,我突然提出以此琴录音的想法,唐先生即使不允许也是合理的、可以理解的。

陈逸墨 (3).jpg


也许是唐先生对我的多年了解、信任与厚爱,出乎意外的是,唐先生爽快地答应了,并热情地帮我约了非常专业的录音棚和录音师,唐先生此举实在令人感动,暗自心想,唯有尽心录制,方不辜负名琴与唐先生之信任。

时隔一天,虽然天降大雨,然风雨无阻,大家如约进行。亚太卫视的朋友薛总安排专车接来唐先生和唐琴“纪侯钟”及琴桌,我们都尽量提前做准备并准时到达。按约定,录音师和录音棚的时间是从中午12点开始,到下午6点结束。因为有时间限制,以唐先生以往的录音监制经验,预算了一下录音前的调试、录音中出现的各种问题、间隙休息、试听、修改等,唐先生担心时间会不够用。

我于琴,虽不敢说专业,一直做为业余爱好,但我自入手以来,始终以敬畏之心对待,从来不敢懈怠。


陈逸墨 (11).jpg


记得初习琴曲的那几年,沉醉痴迷其间,每天练琴时间都在6个小时以上,以至其他爱好荒废,肩颈腰都僵硬生病了。技法依附于主体,是具体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,技法有一定基础后,重点逐渐转移到读书及其他艺术的实践和研究中,虽然弹琴时间少了,但艺术之间的融合和滋养,对琴艺的影响提高都在无形之间。


这些年习琴过程中,先后从学于丁纪元、韩庭尧、刘蓉珍、刘扬、刘赤城、谢导秀、乔珊等诸位老师,学习并体会各派、各种演奏风格及琴曲的特点。从诸位老师那里,学习的不仅是高超的技法,老师们传授的主要内容更是“道”,是通过技法让学习者明白其中的道理、法则、规律。


为深入了解琴文化,学习期间我持续苦读并参照了大量历代琴谱、琴论、文论及其他相关艺术文献资料。逐渐,对古琴文化有了粗浅的认识和体悟。




陈逸墨 (10).jpg




我一直都认为,任何一门艺术,都是人品、学识、修养、格调与高超技法的完美结合,其间缺一不可。创作者作为艺术创作的本体,要在艺术作品载体中体现创作主体思想感情与审美情趣,必须拥有心手双畅的高超技法。所以在具体的技法练习中,对于每一位创作者来说,掌握规矩法度的目的一是为了克服那种无视规矩法则、听任创作时受盲目性支配的现象;另一方面是把规矩法则作为更自由地抒发情感、体现品行性格、学识修养的一种手段。


技艺与“道”、“境”、诗书等融会贯通之后,对曲子的影响是无形却又明显的。


特别是在最近两年,时间有限,很少学新曲子,回头反复弹奏多年前弹过的这些琴曲,随着遍数的增加和积累,体会和感受也逐渐深刻,与以前的弹奏相比完全是另一种感觉。


所以,有了之前长期积累的基础,这次在香港的录音进行的比较顺利。


我先弹了自己熟悉并有把握的曲子,这样在录音过程中基本就没有耽误什么时间。除了《梅花三弄》和《鸥鹭忘机〉弹了两遍,其他都是一遍通过。原列出的弹奏曲目计划有很多,但在弹奏过程中因为全身心的高度集中和投入,加上射灯下唐琴“纪侯钟”斑驳的色彩尤其炫目,逐渐眼睛开始发花模糊。弹完16多分钟的《渔歌》后,统计数据显示已经录了10首,我决定就此结束,未能完成的曲目只有遗憾了。


此时,在监听室连续倾听的唐健垣先生和薛婕斌女士也略显疲惫。看了一下时间,才知道不觉中已经进行了三个多小时了。接下来的时间是相对轻松的试听,虽然存在不少遗憾,但作为现场一遍而成的弹奏,又要克服当时的压力、紧张、担心等各种因素,这已经是我尽全力而为的结果了。


随后,高品质的录音资料很快就出来了,录音师梁先生对音乐的后期制作进行了辛苦的付出。拿到录音资料后,本没有打算这么早就出版,刚好是在调整以前排版设计的一个书画集时,看到很多与琴曲意境相关的书画作品,才想到可以把琴乐书画综合在一起。

这张古琴音乐专辑,因唐琴“纪侯钟”而缘起,又汇集了近年来的书画作品,算是我这个年龄阶段的整体艺术呈现。


其间,肯定是有很多不尽人意的问题和遗憾,但我还是艺术途中的小学生,随着继续深入学习,我还有解决问题的机会,也在不断提升自己,我也期待随着学习进步而进入相对成熟“人琴俱老”的时候。


七弦为益友,山水做知音,一曲起于古,几人听到今。


感谢吴悦石先生、戈弘先生、唐健垣先生、郑济民先生、陶艺先生、王鹏先生、张东晓先生、王祥先生、辛迪女士、薛婕斌女士、天心女士、乔珊老师的指导和支持,感谢在出版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所有朋友们!

2019年5月2号


陈逸墨 (8).jpg陈逸墨 (7).jpg


陈逸墨 (5).jpg陈逸墨 (4).jpg陈逸墨 (9).jpg

首页
购物车
加入购物车
立即购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