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,古琴承载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美学思想。白居易有诗云“丝桐合为琴,口有太古声”,所谓“太古遗音”不仅说明了古琴的历史相当悠久,更讲述了琴可与天地相通,古琴之“道”可与人的精神产生共鸣。琴为文人之器。文人爱琴,故历来关于琴的著作众多。在众多古琴的专著中,南宋田芝翁所辑《太古遗音》被后世视为琴学珍品,内容与明代谢琳、杨抡所著《太古遗音》不同,是我国最早载有古琴样式的古籍,也是中国首部成体系的琴论专著。明初袁均哲对《太古遗音》进行注音解释。在流传的多个本子中,明代彩绘本《太古遗音》颇为独特,是现存唯一的彩色图画本古琴资料。此卷现藏台北,为二十世纪上半叶抗战期间由“文献保存同志会”购得之珍贵典籍。
《太古遗音》分为“仁”、“义”、“礼”、“智”、“信”五卷,因为在古人心中,琴不仅以丝弦之音动人,而更多以无声之弦承载起礼乐之教化。桓谭《新论·琴道》曰:“八音广播,琴德最优”人在习琴、操缦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人品德性。这就是《礼记·乐记》中说的“本之情性,稽之度数,制之义,合生气之和,道五常之行,使之阳而不散,阴而不密,刚气不怒,柔气慑。”
仁
为造琴法度及抱琴、上弦之势
义
细节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