琴人逸事丨戏曲名家与古琴的小故事,你一定没听过。

2017-03-08
来源:

琴人逸事丨戏曲名家与古琴的小故事,你一定没听过。

2016-12-21 古琴中国


6:09龚一《梅花三弄》来自古琴中国

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藏琴中,有一张明代的仲尼式“浣尘”琴,通体髹黑漆,呈蛇腹断纹。若非特地标注,很少会有人想到,这张琴原先的收藏者竟然是京剧大家程砚秋。程砚秋的老朋友、京剧丑角刘斌昆是跟古琴家许光毅学琴的。有一天,程砚秋由刘斌昆陪同,乘车去礼毅音乐研究室,想听许光毅弹琴,但没遇上。从收藏古琴到寻访琴人,可见他的兴致。



另一位京剧大家梅兰芳,最注意学习和汲取其他艺术融汇到京剧中来,连洋人的小提琴都要摸一摸,更不必说自家的古琴了。一九三五年,他去苏联演出,行李中就有古琴。没想到在过海关的时候,此琴的琴囊引起了海关人员的怀疑,不但拆开查了又查,还翻箱倒箧,查遍所有行李,后来还是靠一摞梅兰芳戏装照解了围。一九四○年代,他留下了一张操缦小影,其珍贵程度,不言而喻。



一九四〇年代梅兰芳弹琴照


据掌故家郑逸梅说,梅兰芳还和齐如山考订合辑过一本《缀玉轩制中国戏剧图画留影》,其中服饰道具之属固有之,却还有乐器三百余件,又有“工尺谱、琵琶谱、唐宋词谱、宋元词谱、琴谱、宫谱、律谱、锣鼓谱、僧经旧谱,什么都备”。


昆曲大家俞振飞学琴是见诸记载的。那是大约一九四○年代,古琴家吴宗汉的太太王忆慈拜在他门下学昆曲,他则跟着吴宗汉学琴——这对《琴挑》的演出或许不无助益罢。

戏曲艺术家学琴,通常都是出于演剧的需要,并不深研。一些著名票友就不同:红豆馆主、张充和、樊伯炎……都精通琴艺,有的置之古琴家中亦毫无愧色。(《古琴纪事图录》、许光毅《永做琴台孺子牛——我爱民族音乐的一生》、《梅兰芳在国外》、郑逸梅《梅庵谈戏》、李枫《和》)




程砚秋(1904—1958),原名承麟,满族。后改为汉姓程。北京人。先后受教于王瑶卿、梅兰芳。所演剧目有《梨花记》、《龙马姻缘》、《荒山泪》、《锁麒麟》等。摄有电影艺术片《荒山泪》。为京剧四大名旦之一,“程派”创始人。一九五三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。

许光毅(1911—2000),上海人。一九三三年加入大同乐会,从郑觐文学琴,五年后参加中国文化剧团赴美国巡回演出。先后创办中国管弦乐团、礼毅音乐研究室、国乐进修室等。一九五六年参加中国艺术团赴欧洲演出。后任上海民族乐团副团长。著有《怎样弹古琴》等。

梅兰芳(1894—1961),字畹华、浣华。江苏泰州人。大量排演新剧目,在唱腔、念白、舞蹈、音乐上大举创新,形成“梅派”。曾先后赴日本、美国、苏联演出。一九五○年回北京定居,后任中国京剧院院长。摄有电影艺术片《梅兰芳的舞台艺术》。著有《梅兰芳全集》。代表剧目有《贵妃醉酒》、《宇宙锋》等。

俞振飞(1902—1993),名远威,号箴非。江苏松江人。早年从父亲俞粟庐及沈月泉、徐凌云学昆曲,向蒋砚香学皮簧。一九三一年拜程继先为师,后为专业演员。一九五七年起先后任上海市戏曲学校校长、上海京剧院院长、上海昆剧团团长等职。擅演剧目为昆曲《牡丹亭》等、京剧《群英会》等。

吴宗汉(1904—1991),字汇江,江苏常熟人。早年曾从徐立孙学琴。一九四○年代在上海从事教育,活跃于今虞琴社。一九五○年任香港苏浙公学文史教席,兼任香港音乐院古琴教授。一九六七年就任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科国乐组古琴教授,次年中风,琴课由夫人王忆慈代授。一九七二年移民美国。

说明:部分文章转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网转载出于传播古琴文化和分享琴学之目的.




写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