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琴曲欣赏《孔子读易》俞伯荪:悠扬婉转,沁人心脾

luqixian007
2018-04-27
来源:


▲古琴演奏:俞伯荪


孔子读易》为一首古琴曲,又名《读易》、《秋夜读易》,由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演变而来。此曲表现了勤奋刻苦、努力不懈的精神。声音悠扬婉转,沁润人心。

据说为清末青城山中皇观道士,琴学大家张合修(字孔山)所作,他曾在武昌开门授琴,培养出很多琴学高手。张孔山对近代琴文化的发展,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。《孔子读易》为琴曲之珍品,全曲分为四段,乾坤定位、阴阳错综、刚柔相济、天人合一,琴音飘然洒脱,体现了虚无缥缈,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道家思想

《琴学初津》中《秋夜读易》解析:是曲音节抑扬升降有序,高之如入云霄,下之如履平坦,诚后学之津梁,入手之门径。曲短情长为小操之,白眉惊谱杂用五弦九徽,七弦六徽半,四弦八徽,乃本调之变宫位,即林钟之角位用之,明明分为两调,殊非古法。兹谱悉为较正,溯古人制曲,不兼二调,今之坊本纇皆不论,实由较核未精耳。琴之为曲直追三代,元音和平中正,用律精严,岂可与世俗之乐同日语哉。

| 艺术家简介 |


俞伯荪,男,中国四川成都人,古琴演奏家,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派古琴的代表性传承人。同时擅长扬琴、二胡、笛、箫等多种乐器。12岁进“东方戏剧学校”学习戏曲,14岁时始学古琴,师承川派琴家陈蕴儒、龙琴舫。中年时遍访海内琴家查阜西、吴景略、溥雪斋等,博采众长。1948年在重庆与国画大师齐白石同台雅集。1983年开始创作第一首琴歌《峨眉山月歌》。1985年创办东坡诗琴社,致力于培养川派古琴继承人。2006年成立成都市俞伯荪蜀派古琴研究所。同年,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授予俞伯荪“中国民乐终身成就奖”。2006年,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授予俞伯荪“中国民乐艺术终身贡献奖”。

写评论...